近日,大家沉浸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喜悦中,中国五洲集团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倍感荣耀。作为深度参与北京中轴线上重大建设项目的单位,勘察院以综合技术为依托,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,通过一系列创新与努力,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与智力支持。
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筹备过程中,勘察院受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(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)的委托,承接了正阳门监测预警项目。本项目以正阳门为试点,面向文物本体(包括城楼、箭楼的全部遗产构成要素)和遗产环境(包括雨燕在内的与正阳门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遗产环境要素)进行观测研究,旨在建立以本体结构形变、交通振动和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长期监测体系。并以长期监测为基础,开展本体结构形变与交通振动间的关联关系研究,以及交通压力与遗产环境间的关联关系研究,构建面向文物本体安全、遗产环境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,建立智能化、常态化的风险筛查和健康体检机制,使正阳门的预防性保护和系统性保护水平显著提升。勘察院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丰富的文物保护工作经验,高质量高标准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该项目,为中轴线其他遗产要素的监测提供了标杆,也为中轴线的核心区域保护和申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北京中轴线穿越故宫博物院,从高空俯瞰形成一个“中”字,这是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。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勘察院自1998年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以来,30余年不间断为其提供多专业、全方位的服务,支撑其建立了安全、有效、长期、全面的多维度文物保护系统和有关展览展示系统。例如,勘察院曾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的“故宫午门城台监测项目”,为午门城台的安全评估、保护决策、修缮维护等提供了准确、及时的基础数据支持;荣获全国测绘工程银奖的“故宫室外陈设数字化项目”,为故宫开展陈设监测、保护、研究、传承和传播等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,对全国大型文物数字化工程的开展起到了示范作用;荣获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综合奖一等奖的“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”,将多专业、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有机结合,采用了前沿科学技术手段与先进设备,为古建筑的修缮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等。
除了上述项目外,勘察院还曾为中轴线上的最古老桥梁——万宁桥,进行了详尽的病害检测与评估,确保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桥无恙;同时,也为庄严肃穆的天安门,实施了城台安全检测,为国家的象征性建筑筑起安全防线;此外,还针对历史悠久的端门,进行了细致的病害检测调查,旨在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免受损害,延续其辉煌与故事。这些工作不仅体现了勘察院在文物保护与建筑安全领域的专业实力,更彰显了其对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此外,勘察院还参与了严复纪念馆展览设计及布展工程项目。该项目位于丰台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,是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,以创建科学爱国的示范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严复思想学以致用的实践基地、凝聚海内外爱国人士的思想交流基地为目标,充分发掘、展示、传承、弘扬严复“科学与爱国”精神。勘察院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严谨的工作态度,确保了严复纪念馆的每一处细节都得到了精心地保护和呈现。
未来,勘察院将通过理论创新、技术研发、机制创新,继续深度参与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修缮工作,进一步强化“中兵文保”品牌,深入落实“文化强国”战略,循着历史的脉络,找寻文明的根源,绘就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画卷。